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社会 -> 警界传真
视频快处,银川交警5分钟“隔空定责”
2025-11-19 18:12:21   
2025-11-19 18:12:21    来源:宁夏法治报

接警员正在采集轻微事故信息。

  “我们在亲水大街发生追尾事故……”11月17日7时40分,在银川市亲水大街早高峰的车流中,车主王先生有些焦灼。他拨通122报警电话后,一场“隔空处置”快速启动——银川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网办中心接警员李宁随即回拨电话。

  “您注意安全,手机安装‘交管12123’App了吗?打开后,中间有一个‘事故视频快处’点一下,现在我们接通视频。”接警员李宁通过视频指导当事人:“请注意安全,对准你的车号牌”“请对准对方车的号牌”“请对准车辆损坏部位”……只见他轻点鼠标,将事故现场情况迅速采集至“三合一”报警平台,经定责岗民警审核,5分钟后,事故责任认定书便下发至双方当事人的手机“交管12123”App上。当事人移开了事故车辆,恢复交通畅通。

  “5分钟就能收到责任认定书,24小时内即可获得理赔,靠的是科技支撑。”银川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事故处理与预防大队副大队长于海洋介绍,这样的高效处置,如今已是银川交警处理轻微事故的常态。

  “国庆哥,你来看一下这个事故。”李宁接到一起报警,因前车突然掉头,导致后方车辆刹车不及相撞,双方各执一词,李宁立即到后台调取事发时的监控,把几个方向的监控看了一遍,又和民警张国庆探讨起责任认定。“前车刚一打灯就掉头,后车跟车太近来不及作出反应,肯定和跟车太近有关系,双方都有责任。”两人凑在电脑前将视频看了几遍后得出结论。

  虽然隔着屏幕却丝毫不影响事故处理的公平、公正。“道路情况不一样,每一起事故的情况就不同,适用的法律也不一样。可能有几种交通违法行为叠加导致事故发生,在短暂时间内必须严谨、周全地分析、定责。”张国庆说。

  “我帮你们联系大队民警,但是你们可能还要在现场多等一会儿。”接警员胡凯在视频处理一起事故时,一方当事人不认可责任认定。“前车打灯左转时,后车越过黄线欲从前车左侧强行超车未果,酿成事故,责任很明确,是后车驾驶员的责任,但他不认可,所以我通知辖区大队民警前往现场。”胡凯说。

  遇到当事人对认定结果有异议的情况,网办中心也有完善的解决机制。“当事人可以到我们网办中心来查看事故视频,通过我们复盘、讲解,理解法律依据。个别群众仍有疑问的,可以申请复核。”于海洋说。

  面对银川市141万余辆机动车保有量,每天从7时30分起,网办中心的电话铃声便此起彼伏。这里的18名民警辅警,日均接警量在130余起,开具认定的责任书约120份。

  如今,银川事故视频快处工作已形成“网办中心集中办理+基层大队分散办理”的格局,10个快处试点覆盖全市三区、两县、一市,24小时不间断接处警。数据显示,该模式日均成功处置轻微交通事故约220起。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轻微事故认定6万余起,平均处理时长仅5分钟。(记者 李毓琛 文/图)

【编辑】:张静
【责任编辑】:任岚